优势特色
  • 1.十余年积淀,规模运作,兼并重组,强强联合。

    2.注重品牌,教师推荐优中选优,任何时候都不推荐不合格教师。以此为理念,教师认证更加严格。 

     3.一线家教网与大学生勤工助学联盟联合运作,保障在职专业教师和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等名校家教的庞大资源。

    4.网站信息自动处理功能强大,阳光操作,高透明度,教师学员可以在网上看到完整的家教信息,从而双向自由选择。教员做家教网上注册后便可订购家教信息,查询家教记录等,发布、更新简历,机会更是倍增。

    5.教师先试教,学生满意后家长再付费,让家长没有任何经济风险

综 检

合 索

教员编号:  
 
当前位置:首页 >
2021高考一轮小说阅读专题
发布时间:2020-9-18 阅读:4042

小说阅读(一)
一、(2020·成都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
密林深处
陈德鸿
枪声是下半夜突然响起的,爆豆般一阵紧似一阵。六爷急忙跑出窝棚,紧张地向响枪的砬
嘴岭方向张望。一个多小时后,枪声渐渐弱了下去。六爷叹口气,牛大完了。
牛大是砬嘴岭胡子的头儿,手下有胡二等六十多个弟兄。六爷想把牛大这伙人拉过来,
但牛大对六爷说,你给杨司令捎个话,请他放心,我们肯定不祸害老百姓,也绝不会投了小日
本。
六爷回窝棚里抽了袋烟,刚想躺下,远处突然又响起了零星的枪声,断断续续的,竟然朝
着六爷的住处飘来。
六爷心里“咯噔”一下,刚冲出门,影影绰绰地便见七八个人向这里跑来。谁?六爷大声
问。是我,六爷,我是胡二。话音未落,一群人已经奔到了近前。
六爷看着气喘吁吁、满脸汗水的胡二,忙问,出事了?小鬼子……小鬼子偷袭了砬嘴岭,
大当家的他们都没了。胡二喘了一会儿,流着泪说,总共就跑出我们几个。胡二擦了把脸说,
按眼下这情况,我们只有投抗联了。这个?六爷刚想说什么,随着一阵枪响,有子弹落在了附
近。几个人立刻散开,开始还击。
胡二把六爷拽到一棵大树后面,颤声说,六爷,我知道你和杨司令有联系,快带我们走吧,
鬼子跟屁股就上来了呀!
六爷来不及细想,使劲拍了拍胡二的肩膀说,马上跟我走。六爷带着八个人在山里七拐八
拐,快天黑时,终于摆脱了鬼子的追击,进到了一处抗联的密营
——一处窝棚。
胡二和几个人好奇地打量着空荡荡的密营,脸上满是失望。六爷说,这个密营是安置伤员
用的,战士们不在这里。哦。胡二点点头,跑了一天,我们的肚子早瘪了,有没有啥吃的?六爷
笼着火,不长时间,便把二十多个土豆烧熟了,又找出两个大碗,倒上了酒。看六爷熟练地操持
这一切,几个人都睁大了眼睛,一个人忍不住问,这里面生火,外面不会看到烟?
看到还行?六爷愣了一下,你这口音可挺怪的,不是这边人吧?胡二忙接过话来,对,对,他
不是咱们这边的人,是山东的。 

是山东哪儿的?六爷问。是山东,山东沧州人。胡二说。
对,是山东沧州,那儿练武的人多。那个人忙接过话来。好,好。六爷笑了,不管哪儿人,
打鬼子的就是好人。
没想到,吃饭时,不论六爷如何劝,这几个人就是不喝酒。
六爷说,咱晚上就睡这木炕上,连个盖的都没有,冻出病明天还咋赶路?胡二问,六爷,咱
啥时能找到杨司令啊?快了,再翻几座山就到了。六爷说,要是你们中有一个病了啥的,耽误了
时间,杨司令他们兴许就转移到别处了。那个沧州人朝胡二点点头,胡二说,既然六爷这么说,
那咱们就喝点儿,好好睡一觉。
快半夜时,六爷迷迷糊糊刚睡着,突然被一阵叽里咕噜的梦话惊醒了,他的心猛地哆嗦了
一下,再想细听,那个山东沧州人却使劲地咳嗽了几声,爬起来,在墙角哗哗地撒起尿来。
六爷再也没有了睡意。
天刚亮,六爷便带着几个人上路了。正是初冬时节,光秃秃的树林了无生机,快中午时,
天空开始飘起了雪花。
胡二看了看阴沉的天空,有些急了,问六爷,还有多远啊?快了。六爷指着山下一片望不到
边的荒草甸子说,咱们穿过这个大甸子,再翻两座山就到了。
胡二向山下看了看,脸白了,我知道那甸子,那是片沼泽地,往里陷人,好像没人走过啊!
没人走过?六爷撇撇嘴,我找杨司令就经常走,里面有条密道。胡二看了那个沧州人一眼,
有些为难地挠了挠头。六爷说,不走甸子也行。眼见着这雪越下越大,等咱们赶到了杨司令的
驻地,怕是他又走了,可就不好找了。这……这。胡二的脑门上冒出汗来,他焦急地看着那个
沧州人,沧州人瞪了他一下,指了指山下。胡二忙点点头,对六爷说,那就走大甸子吧,我们也
想早点见到杨司令。六爷长舒了一口气,带着八个人,向山下千百年来从没人走过的大甸子走
去……
日本关东军史载:昭和十二年11月,关东军小野暗杀队执行任务时,在大黑山一带失踪。
当地县志载:抗联交通员郑大力同志于1937年初冬失踪;郑大力,男,河北沧州人……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激烈的枪声开篇,“爆豆般一阵紧似一阵”运用比喻渲染了紧张的氛围,为人物的出
场设置了特定的背景。
B.“胡二和几个人好奇地打量着空荡荡的密营,脸上满是失望”,其中的神态描写表现出他们
想投奔抗联却扑了个空的失望。
C.小说善于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如“一阵叽里咕噜的梦话”这一细节暴露了那个山东沧 

州敌人的身份。
D.这篇小说构思精巧,写敌人设计,六爷将计就计,双方斗智斗勇,不但情节引人入胜、惊心动
魄,而且彰显了主题。
【解析】选B。由原文可知,胡二等人投奔抗联是假,想找到抗联营地并剿灭抗联是真。他们
失望是因为这处密营没有一位战士,他们的计划落空了。故选B。
2.请结合胡二等人从“投抗联”到被带入大草甸的经过,简要分析六爷的心理变化过程。(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胡二刚到六爷那,六爷相信他们,担心他们的处境,为了救助他们,没有细想,满是着
急;②随着接触,“口音可挺怪的”“山东沧州”“一阵叽里咕噜的梦话”等细节暴露了敌人的
身份,六爷从怀疑到确定,表面上不动声色,内心暗自思考对策、镇定自若;③将敌人引入大草
甸的过程中,六爷表现出想和敌人同归于尽的坚定从容。
3.小说以日本关东军史和当地县志的记载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增强了故事的震撼力。②情节照应,凸显人物形象。县志记载
的六爷,即郑大力的籍贯为“河北沧州”,照应了前文的“山东沧州”,揭示了六爷早已识破
敌人的真面目却并没有揭穿,这凸显了六爷沉着冷静的形象。③形成对比,强化主题。敌人诡
计落空终命丧沼泽与英雄巧妙周旋、慷慨赴死形成对比,给读者以悲壮的美感体验,强化了小
说爱国的主题。
二、(2020·河南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
阿婆黄鱼面
安谅
阿婆黄鱼面馆开在一条小马路上,与淮海中路挨得近。店堂只有20多平方米,搁着一些
方桌和凳子。平常生意还真不错,不仅店堂坐满了人,门口还常常排起一溜等待入座的队伍。
顾客盈门,应该是好事。可是阿婆的小外孙,英文名叫杰克,他觉得不划算,便怂恿阿婆,
不如改成茶餐厅或者时兴上海小吃,至少也增加点品种。起先,阿婆耐心解释,她小时候在宁
波老家就和她的老外婆学煨黄鱼,黄鱼面就是她的看家活。后来外孙时不时重提,主意一会儿

一个,阿婆也就笑而不答....。
杰克在一家私企打工,业务正走下坡路,几乎无所事事。闲着也是闲着,他干脆就在阿婆
的面馆里鼓捣起几个新的面种。
阿婆并不阻挠,任他“创新”。好几天,新面点少有人问津。一盘算,杰克感觉亏大了——
来店者点的几乎都是黄鱼面。他在店门口怔了好久,注视着“阿婆黄鱼面”这块招牌,感觉是
店名影响了他推出的新面种。杰克撺掇着要阿婆把店名改成“阿婆面馆”,阿婆一笑,拒绝了。
改了就和天下的其他面馆都差不多了,她说。
天有不测风云,阿婆突发高烧住院,不久就过世了。阿婆面馆的黄鱼面,没人能够操持。
无奈,杰克就聘了位上海老阿姨帮忙。老阿姨并不擅长做黄鱼面,但可以摆弄出各色浇头面,
倒也丰富,杰克也就顺势把阿婆黄鱼面馆去掉了“黄鱼”两字。起先还有些顾客上门,但来客
渐稀,门口总是排着的长队不见了。一个月下来,杰克不住地摇头,面馆已是入不敷出。
他把面馆改成了韩国料理。看到一部韩剧红火,便把炸鸡啤酒作为特色主菜隆重推出。
出乎意料,韩国料理运营两个多月之后,并没有起色。杰克有点泄气,找了几个年轻玩伴出谋
划策,这些玩伴,有的刚留学回来,一合计,共同出资支持杰克把韩国料理改成西餐馆——这
儿是繁华的市中心,来来往往的国外游客很多,这生意看来十拿九稳。西餐馆开张,确实热闹
了一阵,杰克的同学、朋友,同学的同学,朋友的朋友,都被发动过来助兴。两三个月的兴旺光
景后,熟人消费撑起的西餐馆渐渐门可罗雀。亏损越来越大,几个小伙伴儿扛不住了,纷纷提
出撤资。杰克拖着,熬了快半年,退了款,摘了牌,关了门,准备把店堂盘出去。因为要价挺高,
店堂很长一段时间出不了手,他便常在店门前的马路上百无聊赖地闲逛。
这天,一对老年夫妇蹒跚走近,打听道:阿婆黄鱼面馆在哪里?老早经常来吃的那家,咋就
找不到了?
他吃了一惊,阿婆过世一段时间了,怎么还有人心心念念在找黄鱼面馆。老人家讲,几年
前来吃过,这些年身体不好,加上搬家了,一直没能来,但嘴边总咂摸着阿婆黄鱼面的味道。当
年的那碗汤啊,鲜得来;鱼肉啊,细腻得来,不会碎,有嚼头。“老太婆讲,这辈子再能吃几次阿
婆的黄鱼面,也算心满意足,也了却伊对这条路的念想。”
杰克听罢,眼圈一红,忍住了。思忖之下,回答,过段时间来吧,现在正在店面改造,过段时
间,一定能吃到黄鱼面的。
有段时间见不到杰克。一个多月后,杰克回到店堂,还带回来一位老阿婆。他把藏在店堂
里的招牌上的“西餐馆”三个字全部铲掉,重新漆上五个大字——阿婆黄鱼面。大锅子买回
来,汤头烧起来,蒸腾出一股有点熟悉的味道,惹得隔壁人家探头探脑好几次……

张罗几天后,阿婆黄鱼面馆回来了。
杰克的同学、朋友被请过来尝鲜,他就问一句话:是不是原来的味道。店门口挂出公告,
三天内免费试吃阿婆黄鱼面,每天供应一百碗。试吃期间,宾客盈门。之后,店堂和锅灶再也
没有冷下来。食客吃完后纷纷啧嘴称赞,杰克听在耳朵里,他觉得阿婆若还能在这个店堂里,
大概会笑得满脸褶子。
慕名者从不同地方赶来,店面显得狭小了。但杰克只经营一个面种,不想去拓宽店堂、吃
掉隔壁。原来,之前一个多月,杰克回祖籍宁波了,他找到擅长做黄鱼面的老阿婆,从挑黄鱼、
煨黄鱼到制面、煮面,从头开始学做那一碗面。宁波老阿婆呢,手把手教,直到他那双手,跟外
婆一样,能把黄鱼面侍弄得地地道道,汤鲜面滑。
不少人找杰克谈加盟店的事情,都被谢绝了。有人说,杰克太小家子气,做不大生意。
杰克像阿婆一样笑而不答....,忙着张罗生意去了。
(选自《解放日报·朝花周刊·综合版》2017年9月15日期,略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描写面馆顾客盈门的场面,与后文杰克不断“创新”却门可罗雀的情景形成鲜明
对比,增强了小说的艺术表现力。
B.一对老年夫妇的打听、念叨,隔壁人家探头探脑好几次等细节,表现了人们对阿婆黄鱼面的
认可,使故事情节发生了突转。
C.“从挑黄鱼、煨黄鱼到制面、煮面,从头开始学做那一碗面”,具体表现杰克转变的决心
和行动,补充交代阿婆黄鱼面得以回归的原因。
D.小说围绕“阿婆黄鱼面”,叙述了杰克由不认可到践行阿婆经营理念、传承传统手艺的故
事,看似浅显却充满哲理,引人深思。
【解析】选B。“隔壁人家探头探脑好几次等细节……使故事情节发生了突转”赏析有误。
使故事情节发生了突转的并不是“隔壁人家探头探脑好几次”等细节,而是“一对老年夫妇
的打听、念叨”。故选B项。
2.小说中阿婆和杰克“笑而不答”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阿婆“笑而不答”,是因为她体恤和包容外孙,对自己的看家活(黄鱼面)充满自信并
坚守传统;②杰克“笑而不答”,是因为他理解了外婆,决心守护亲情,发扬传统。
 
3.作者把故事的场景始终设定在阿婆黄鱼面馆,有何用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使故事主线更清晰,情节更集中、紧凑;②让它成为人物冲突的聚焦地,使人物形象更
加丰满;③借面馆的变化,折射社会生活,对接传统与现代,突出主题。
【加固训练】
(2020·石家庄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
北京,南京
侯发山
老歪这两天特兴奋,以至于晚上都睡不着,鏊子上烙油馍似的在床上翻来覆去。有人说,
睡不着就数羊,数不到一百头就睡着了,老歪连着几个晚上,都数到一万多头了还是没有一点
睡意。
是啊,这事换到谁身上都淡定不了。两个孩子都在电话里说,说他一辈子没出过门,趁着
现在还能走动,让他到城里逛一逛,转一转,开开眼界,见见世面,想住了就住下来。老歪到过
最远的地方是镇上,赶集时去一趟,县城都没有去过。两个孩子像是商量好似的,说这几天就
把车票给快递过来,让他做好准备。去就去吧,住是不会住的,玩两天还是可以的。若是犟着
不去,说不定哪一天蹬腿了,会让孩子遗憾终生的。
村里人说,老歪该享清福了。可不是吗,老歪的一双儿女都成家立业了,都出息了,他还不
该享福吗?
老伴走的时候,两个孩子还小,儿子六岁,女儿三岁。当时,亲戚朋友都劝老歪再找一个,
说孩子没妈不行。老歪那时还是小歪,挺倔的,说啥也不找。他说,有了后妈,不一定是孩子的
福气。就这样,他既当爹又当妈,一把屎一把泪地把两个孩子拉扯大,供他们上大学。两个孩
子也算争气,学业完成后都留在了城里。唯一遗憾的是,两个孩子不在一个地方,儿子在北京,
女儿在南京。
两个孩子还算孝顺,没少给他打钱,没少给他寄东西,电话里也没少说话。他们刚参加工
作那会儿,也曾邀请老歪到城里去,尽管老歪也特想去,却一直没有成行,他怕给孩子们增加
负担,现在不一样了,都有房子了,都成家了,该去看看他们。这次邀请他进城,也就是在前几
天的电话里说的。
就这样,老歪睡不着了。
 
北京?还是南京?这几天,村里人见了老歪,都会这样问他。不少人给他出主意,有的建议
他去北京,说北京有毛主席纪念堂,有天安门城楼;有的建议他去南京,说南京有中山陵,有雨
花台。
老歪呢,咧着嘴嘿嘿直乐。说实话,他也没决定好到底是上北京还是下南京。这两个孩子
也真是的,说寄车票都寄车票,说不寄都不寄。
儿子在北京上班,房子买在了河北,每天上班要提前三个小时。唉,上个班就这么远,也真
难为儿子了。儿子是去年结的婚,媳妇是日本闺女。他们举行的是集体婚礼,单位操办的。恰
好老歪当时刚参加过本村的一个葬礼,按农村阴阳先生的说法,不宜再去参加婚礼,就没有
去。他们也没回来过。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老歪没见过儿媳妇的面,不能说没见过——儿
子给老歪买了个智能手机,在手机里见过,还给他拜过年呢,叽里咕噜的,像是鸟语。儿子说那
是问候老爸新年好的。老歪想等到孙子出生后再过去,视频了几次也没见儿媳妇的肚子大起
来,老歪也不好意思问儿子,当然,更不好意思问儿媳妇了。儿子似乎知道老歪的心思,在上次
的电话里却轻松地说,他们不打算要孩子了!这还了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得去好好数落数
落儿子。
这边牵挂着儿子,那边女儿也连着心。女儿在南京上的大学,女婿是她大学期间就认识
的。今年五一结的婚,女婿是南京一家企业的老板。哼,老板有啥了不起,收破烂的也叫老板
——去年村里来了个收破烂的,临走给了老歪一张名片,名片上写着“回收公司总经理”。女
儿是旅游结的婚。老歪见过相片,女婿是个秃顶,年龄也不小了,似乎比老歪小不了多少,女儿
说他是二婚。可能因为这个原因,女儿一直没把女婿领回来过。这个女婿不是外国人,是苏州
人,说话也听不懂。女儿说,这个老板带来两个孩子,她自己不打算再要了。啧啧,女儿真傻,
没有一个亲生的会中?都说闺女是爹娘的小棉袄,儿子指靠不了,还得依靠女儿呢。女儿过不
好,也是自己的一块心病。
到底是去北京还是南京?去北京,女儿不高兴,去南京,儿子不高兴。有了,谁的票到的早
去谁那里!主意一定,老歪才想起收拾自己,去镇里洗了澡,破天荒请人搓了搓背,理了理发,
刮了刮脸,还拿出新衣服让邻居家的媳妇给熨烫了一下。
过了一天,老歪收到了一个快递员送来的两个快递——两张卧铺车票——一张去南京的,
一张去北京的,车票上的车次居然是同一天时间!
快递员的到来早已把左邻右舍吸引过来了,他们相互传递着火车票,眼里写满了羡慕,还
一边取笑老歪:你不会分身术,看你这次去哪里!
当天晚上,老歪捧着妻子的相片喃喃自语:我实指望到时带上你去城里逛一逛,现在不可 

能了。我决定了,哪儿也不去,就在家守着你。说罢,老歪那沟壑纵横的脸上淌满了泪水。
去南京的车票是儿子寄来的。去北京的车票是女儿寄来的。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接到儿女都要他进城的电话后,老歪左右为难,左邻右舍羡慕不已并为之出谋划策,意在表
现老歪的人际关系很好。
B.老歪最后决定哪里都不去,就在家守着妻子的照片,表现出老人孤寂的晚景和内心的失望
痛楚,读来让人心酸。
C.老歪的儿女都在大城市安了家,生活幸福,却对老父亲不闻不问,反映出当代部分青年不懂
感恩,不遵孝道的社会现实。
D.文章运用补叙来介绍老歪独自一人拉扯孩子的艰难情形,与下文儿女的不孝形成对照,很
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解析】选B。A项,“意在表现老歪的人际关系很好”不对。C项,文中写儿女有寄钱寄东
西,打来电话,所以“不闻不问”不对。D项,补叙不对,应是插叙。
2.小说中老歪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一个疼爱孩子、为了儿女不惜牺牲自己幸福的好父亲形象。怕年幼的孩子受苦决定
不再娶妻,怕给儿女们增加负担一直没有去过城里。②一个勤劳老实、没见过世面的农民形
象。一个人含辛茹苦养大孩子,连县城都没有去过。③一个隐忍寡言、孤独寂寞的空巢老人
形象。老伴去世多年,儿女都在外地工作,独自一人寂寞生活。(每点2分)
3.小说在布局谋篇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明暗线索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明线是老歪收到儿女邀请后内心的期盼和
纠结,暗线是儿女在外地的工作生活情况以及对待父亲日益疏离的态度。②先扬后抑,卒章显
志(或欧·亨利式的结尾)。小说前面极力铺陈老歪收到儿女邀请后的喜悦和村民的羡慕,最
后才揭出真相,极具震撼力,很好地表现了主题。③伏笔照应巧妙。小说多处设伏,前后照应,
巧妙暗示了小说的结局。如说到儿女的家庭组成的特殊性等等。(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 

理也可酌情给分)
小说阅读(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
最后一个目标
周国华
电话响起,霍克医生拿起话筒接听,目光钉子般钉在桌上的笔记本上。
挂了电话后,医生左手握了握拳,右手拿起笔,在笔记本上用力写下了“293”三个数字,
眯起眼看了很久,才点了点头:好,全了,刚好,感谢上帝。
手术室内,护士们忙碌地准备着。医生消了毒,把大家叫到一起,鞠了个躬:今天的手术对
我很重要,拜托各位了。众人愣了愣后,齐声道:一定。
十多分钟后,遭遇车祸的年轻人被送了进来。大家看了看,都低下了头。——瞳孔放大,
呼吸停止……很明显,病人已经死亡!
有人想为年轻人盖上白布,霍克医生摆摆手,手持两块电极板,为他做电击除颤,几次下
来,毫无起色。助手劝道:没用了。霍克医生一瞪眼:谁说的?!
助手一惊。印象中,医生话不多,尽管刻板了点,但从不冲人发火。
医生放下工具,用双手为病人胸外按压。十几分钟过去,医生额头的汗水被擦拭了好几次,
可年轻人依然没有血压。
看着老人手术帽外露出的白发,所有人的眼睛都湿润了。医生在小镇的这家医院工作几
十年了,从未发生过医疗事故。曾经有大医院想高薪聘他,他没去,说等完成自己的一个心愿
后再说。至于是什么心愿,他从未对人提起过。
助手抢过医生手里的活,大家轮流为年轻人除颤按压。半个多小时后,医生无奈地摆摆手:
都尽力了,谢谢。
医生解下口罩,眼眸中满是无奈和哀伤。
上帝啊,医生明天就要退休,为什么要对他如此残酷?众人默默叹息。
医生走出手术室,步履沉重而迟缓。回到办公室,他取出笔记本,沉思良久,找来红笔将刚
才写的那三个数字圈住,随后缓缓写下几个字。

窗外,一只苍鹰无精打采地飞向不远处的丛林,头也不回。
那片丛林,医生再熟悉不过。那儿,埋葬着小镇的英雄弗兰克上校。
战争刚开始时,弗兰克的未婚妻死于入侵者的炮弹下。弗兰克医生放下手术刀,扛起了钢
枪。历经数百场大小战役后,他成了令敌军胆寒的将领。侵略者一宣布投降,上校就捧着鲜花
去告慰心上人,却被敌军卑鄙的狙击手夺走了生命。
弗兰克情侣安葬在小溪边,溪水清澈,长流不息。医生很喜欢去那边散散步,拔拔坟头的
杂草,或静静地坐上一会儿。
退休后的第三年,医生躺在养老院里,再也无法下地。得知消息后,小镇几乎所有的人都
赶来探望他,并劝他用药。医生淡淡地说:我的病,自己清楚,没必要浪费,这是上帝的安排。
医生的固执惊动了镇长。镇长亲自上门了解情况。在战后缺医少药的年代,医生主动来
到这个不起眼的小镇。几十年来,医治病人就好像是他生活的全部内容。可当小镇想回报他
时,他却拒绝了。人们突然间想起,甚至于他来自何方,也没一个人知道。医生对镇长说了很
多,语调平静。走时,镇长心事重重。
没过几天,医生去世了。
医生的墓地选在一片树林里,和弗兰克情侣相距三百余米。在他标记的地方,人们挖出了
一把锈迹斑斑的狙击枪。镇长派人把枪送到弗兰克上校纪念馆里。
医生的胸前放着一张发黄的旧报纸,还有一本笔记本。旧报纸上,详细记述了弗兰克上校
的牺牲经过。笔记本上,则记录着一长串数字和名字,那些都是医生从死亡线上救回来的重病
患者,总共有292个。而第293个,竟赫然写着一个人的名字。
哈斯勒!当年打冷枪的,正是敌军王牌狙击手、号称“丛林之鹰”的哈斯勒!战争中,有
293人死在他枪下,其中大多数是指挥官、反坦克手和机枪手。
这个“幽灵”谁也没见过,也没有他的照片,战后不知所踪。
墓碑上,刻着“霍克医生之墓”几个大字,这是全镇人的意见。唯有这一点,他们没有遵
从医生的遗愿。
(选自《2018年中国小小说精选》,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给医生生涯画上圆满句号,霍克医生非常重视对受伤年轻人的救治,从而呈现出很多
让人意外的反常举动。
B.全镇人没有遵从霍克医生遗嘱而在墓碑上刻上“霍克医生之墓”,是因为人们已经从心底
认可了他医生的身份。

C.文中巧设伏笔并插叙霍克医生主动到小镇医院工作,无人知他从何而来等情况,暗示了他
过去不寻常的经历。
D.小说以“最后一个目标”设置悬念,把不同的情节有机地串联在一起,使小说内容显得丰富
而集中。
【解析】选A。A项,“为了给医生生涯画上圆满句号,霍克医生非常重视对受伤年轻人的救
治……”错误,从文中来看,霍克医生重视对年轻人的救治并非出于“为了给医生生涯画上圆
满句号”,而是因为在战争时期有293人死于他的枪下,他用救死扶伤的方式来为自己战争时
期做过的事、犯下的错赎罪,他已经救治了292人,只要再救一人,就可以赎自己杀了293人
的罪,这年轻人就是第293个。
2.小说主人公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医术高明,作为医生,从医几十年从未出现过任何医疗事故;枪法精准,冷血无情,作为
狙击手,战争时期293人死于他的枪下;存良知,知忏悔,用救死扶伤的方式来为自己战争时
期做过的事、犯下的错赎罪。(意思相近即可)
3.请从情节构造和主题表达两个方面,分析本文如何体现了小小说“尺水兴波,文短意长”的
特点。(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文在有限的篇幅内,围绕着霍克医生的种种不寻常处,用悬念、伏笔等手法,逐步揭开
霍克医生真实的身份与不为人知的过去,使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本文篇幅短小,借霍克医
生个人的赎罪故事,凸显了战争的残酷与对人性的摧残,以小见大,含蓄隽永,耐人寻味。(意
思相近即可)
二、(2020·石家庄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
最后一匹马
张淑清
(1)贵子四点多就起来了,抱来几捆苞米棵儿,抬起铡刀,那匹枣红马咴咴叫了两声。
(2)这是村庄最后的一匹马。
(3)贵子的心像被长腿蜂蜇了,生疼生疼。他颓废地放下铡刀,瞟了眼粮仓旁泊着的木板
马车,挪到厩内,伸出手摸着马的脑袋:“老伙计,对不起,你跟了我整整七年了,风里雨里的陪 

伴我,可……”
(4)去年,屯子修了柏油路,平坦的路面直通县城。先是吴三在一天上午突突突地开回一
台手扶拖拉机,这铁家伙扎进地里深耕翻弄不说,还灵巧,经过它旋耕的地块,土质松软,不留
渣滓。
(5)接着,像和吴三比赛似的,村长的二儿子锁成开回来家一台四轮车,平时赶集卖烟酒
调味品,秋后,趁空赚父老乡亲的票子,一个电话,车子立即到位,苞米穗子鲤鱼跳龙门进了车
斗,不多时,拉回院子。省时省力,机械化农业发展进了村屯。
(6)牛马失去了耕耘的市场。
(7)太阳慢悠悠地升了三竿子高,老婆喊了一嗓子:“鸡蛋烙水好了,趁热喝。”
(8)贵子没动弹,一会儿,那个买马的人就来了。
(9)昨天,贵子在集市牲口市场转了一天,才碰上一个五十来岁的汉子,蓝色裤脚还沾着
星星点点的泥巴,手里捏着一根竹鞭子,在卖牛马的主子跟前转悠,摸摸牲口的皮毛,数数牲
口的牙齿,数落主人没饲养好牲口。贵子注意到这个人,上前搭讪,从怀里摸出红塔山香烟,
递过去一支,两个人蹲在市场一角,谈论起牛马,还有马车。
(10)了解到对方住在山里,屯子几十户人家的土地都靠牛马翻耕播种,机器种不了,基本
是偏坡梯田,只有牲口能上去。
(11)贵子心里稳妥了些,枣红马如果去了他家也算有个活下去的理由。
(12)“马是咱家里的一口人,千万不能糟践它!”汉子吸着烟,眯着眼盯着一匹瘦骨嶙峋
的黑马说。
(13)贵子站起身,扔了烟蒂,用脚碾灭,仰脖儿看看太阳,下了重大决心似的:“那明早来
我家牵走吧。”
(14)汉子开一辆三轮车来的时候,枣红马在厩里不安地用前蹄刨地,一下一下,把地面刨
出很深的坑,咴咴嚎着,好像知道自己即将离开主人,那份不舍与疼痛,让贵子刀割了心,疼。
(15)汉子没有兑现承诺,那天说好的牵着马回去。
(16)这个还不算,停在门口的三轮车里又下来两名膀大腰圆的汉子,贵子已经嗅到他们
眼里的杀气。
(17)“就这匹马啊,瘦巴巴的带回去也得好多肥料喂着,才能长膘。”汉子拍了拍枣红马
后背说。
(18)跟进来的一个高个男人朝地上砸了口浓痰:“剔扒不出多少肉,净骨头架子。”
(19)“啥?你……你们不是买回家种地拉车的吗?”贵子气愤地质问那汉子。
 
(20)“哦,你误会了,他是我表弟,我请他俩帮忙将马拉回去的。”汉子闪烁其词。
(21)枣红马扬起脖子,咴咴叫了几声,烦躁不安地在地上窜动。
(22)高个男人什么时候拿出一根皮带照着马身上就是一下子。
(23)“你给我住手!你也太没人性了,贵子,这马咱不卖了,多少钱也不卖了!它给咱家贡
献了那么多年,咱就这么卖了它,良心过不去啊!”贵子的老婆扑上来紧紧抱着枣红马不撒手。
(24)“对,俺不卖了,你们走吧!”贵子下了逐客令。
(25)几个人骂骂咧咧地走了。
(26)光影里,夫妻俩抱着枣红马很久很久不松开。
(27)枣红马大颗的泪珠落在贵子身上。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23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3)段运用心理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和语言描写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主人公贵子对枣红马
的深情。
B.第(4)~(6)段交代了贵子卖马的一个客观原因,即由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马已经失去了
耕耘市场。
C.第(9)~(13)段是插叙内容,表现了贵子卖马的心理斗争过程,进一步突出了贵子对马的不
舍和关心。
D.小说用朴素的乡土语言,从侧面反映了农村的变化,引发读者对于乡村生活和乡土文化的
深刻思考。
【解析】选D。D项拔高主题。“引发读者对于乡村生活和乡土文化的深刻思考”不妥。从整
个故事来看,作品主要表现的是贵子夫妇与枣红马朴素而深厚的感情。故选D。
2.“这是村庄最后的一匹马”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结构上:既呼应小说标题,又引出下文“卖马”的故事。②人物上:连接小说的各个
人物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既有爱马、亲马,与马相依相偎的贵子夫妇,也有贩马、打马、杀
马的汉子等人)。③主题上:引发读者思考,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失去了耕耘市场的牛马将
何去何从?暗示了乡村社会的变迁。④效果上:造成较大悬念,引发读者对这匹马命运的思考。
3.贵子一家最后为什么决定不卖马了?请结合文意加以探究。(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汉子欺骗了贵子,买马不是为了耕地,而是为了杀马卖肉;②马为贵子一家出过多年
的力,贵子一家视马为家人,人与马感情深厚,不忍心马被屠宰;③马的身上留有对逝去的旧
的乡村生活的记忆,不卖马也是为了保留一份怀念。
小说阅读(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
归航
陆颖墨
巨浪猛扑过来,掠过右甲板,迎头浇盖了整个舰桥。舰长肖海波心头一颤,死死盯着右边
的海面。海情这么糟,一切都在预料之外。西昌舰是新型驱逐舰,肖海波任舰长已有三年。他
下达出航命令时,立即感到了异常:兄弟舰很顺利地解缆起锚,西昌舰却无法解开缆绳离开防
风水鼓——军舰被土台风咬住了。这太平洋上的土台风,来无影,去无踪,根本不在预报的视
线之内,也没法预防。这风,肖海波遇到过,也较量过,虽然没有输过,但心里并不托底。
有些官兵开始慌神。一个老水兵在腰上系上保险带,要冲出舰桥,试图在巨浪间隙中解缆,
他半个身子刚出舱门,肖海波一把把他拽回,吼道:“想喂鱼呀?!”
怎么办?!肖海波自己把头伸出舰桥舱门,那几千吨的水鼓上拽住军舰的缆绳异常结实,
肖海波一咬牙,一把斧子从他手中飞了过去,他心中大叹一声:“晚了!”斧刃准确地砍中了绳
子的中间,但舰身随着波浪左斜,滑过了。
“只剩一把斧头了!”他握住斧把的手有些颤抖,台风不允许他犹豫,他努力对自己说:
“你能行,能行!让自己静下神来!”缆绳刚弹出水面,斧子就飞了过去,在缆绳绷得最直时,
一下子给斩断了!
西昌舰像脱缰的野马,飞速驶离锚地。
一团蓝色的火球从远处的海面滚过,不一会儿传来一阵闷响,是滚地雷!肖海波更加断定
今天这土台风是传说中最凶狠的,自己以前没有遇见过。像是为了印证他的判断,舰上的龙骨
在嘎嘎作响。巨浪中,几千吨的西昌舰像一叶小舟,左晃右摆。有两次,似乎就要翻身沉入海
底,但它还是倔强地回过身来,昂起舰首。
不行,一定要赶紧想出对策,救出这条舰!他不知怎么办,开始慌神,但很快镇静下来,久
久凝视着海面。突然,他腾出左手,揉了一下眼睛,又揉了一下,心里一动。
 
他连忙问操舵兵:“看见左边那个大漩涡了吗?”
操舵兵立刻点头。
“就朝那儿开!”
操舵兵回头诧异地看着他:“朝那漩涡开?”
“是的,执行命令!”
没有犹豫,舰艇马上左拐三十度,猛一加速,一下子冲进了那片有漩涡的海面。
好像,舰身变得平稳起来。
肖海波长吁了一口气:又一次判断正确了。
那海面上的漩涡,不是海流汇出来的,是风在水面吹出来的。看来,平时的功课真没有白
做!
舰桥里的几个兵,管舵向的、管速度的、管航线的、管报务的等,都回过神了,用钦佩的
目光看着他们的舰长。肖海波羞于接受这种钦佩:暂时是安全了,但依然在最危险的地方。副
舰长早让他派到了轮机房,那里非常重要,舰桥是军舰的脑子,轮机是军舰的心脏。台风刚来
时,有几个新兵晕船呕吐,吐出了胆汁,有一个昏头昏脑差点儿掉进海里去。舰医出身的舰政
委就是有办法,思想和身体一起调理,把他们稳住了。
然而,土台风无法预测,上级也没法告诉他。怎么办呢?
他心中一阵发空,几乎同时,他听到报告:“舰长,我舰已进入公海!”
每次离开祖国的领海,肖海波都会感觉心里空空,但现在立刻变沉重了——再这样被台
风挟持着漂下去,不知会漂到哪个国家?会不会引起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烦?还有,航道上会不
会遇到暗礁?肖海波的心揪了起来!
新舰服役时,首长对他和舰政委说过:这么好的家当,就由你们收拾了。记住,军舰只要一
离码头,不管遇到什么难处,不能指望别人,要靠自己过硬的本领!是的,靠自己,不能一直这
样,要冲出去!
他下达了突围命令。几个兵没有吱声,都回首看了他一眼,他用眼神给予了回答。水兵们
的眼神告诉肖海波,他们有信心,也赞同舰长的决定:突围!
很快,军舰调过身来,冲进了狂风巨浪。庞大的舰身,在肖海波和水兵们的操纵下,竟然变
得如此灵活!不管风向怎么变,巨浪怎么打,舰首总是紧紧咬住台风的风头。舰首和左甲板都
像勺子一样伸进了巨浪,但是每一次都把巨浪的牙齿击碎。每一次快要冲出台风圈的时候,
总有一个更高的巨浪张开大口,似乎要把西昌舰吞掉。肖海波知道这张大口的后面,就是平静
的海面。他终于下定决心指挥操纵军舰冲进了那看似凶猛的大口……
突然间,舰身一震,恢复了期待已久的平静。肖海波眼睛一闭,凉凉的东西从他的面颊流
下。他回过头来,看到身后的海面上,一条“巨龙”翻滚着远去。再回过头来,霞光万道,风平
浪静,一条金色的航道在前方展开。
“向着祖国,归航。”他呢喃了一声,但水兵们都听到了,响亮地回答:“归航,向着祖国!”
肖海波忽然意识到,是他下达的命令,是他当兵以来声音最轻的命令。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用“猛扑”“掠过”“浇盖”等一系列词语,描写了巨浪袭上舰艇的骇人一幕,具有
极强的画面感,烘托并渲染了紧张、恐怖的气氛。
B.他不知该怎么办,开始慌神,这是遭遇滚地雷时肖海波的心理反应,小说中还提到他自问
“怎么办”,这使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真实。
C.“朝那漩涡开?”“是的,执行命令!”两人之间简短的对话意味深长,操舵兵对命令心存疑
虑却又毫不犹豫地执行,表现出对肖海波的信任。
D.航程即将结束,肖海波下达了命令,“是他当兵以来声音最轻的命令”,这一句话反映了他
历尽艰险身心俱疲,不免有些后怕的虚弱状态。
【解析】选D。“虚弱状态”有误。
2.小说中肖海波是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忠诚爱国、意志坚强的军人:担心西昌舰被台风挟持漂到别国带来麻烦;心向祖国,
临危不惧,几经艰难带领舰艇官兵胜利归航。②恪尽职守、冷静沉着的舰长:牢记嘱托,冷静
判断,砍断缆绳,开进漩涡,冲出台风圈,将这艘新型驱逐舰安全驶回祖国。③关爱士兵、精准
指挥的指挥员:拽回冒险的老水兵,危急关头还细心部署防止士兵晕船,带领他们胜利归航。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小说以“归航”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设置悬念,引发阅读兴趣。②统摄全篇,使情节紧凑、集中。全文记述西昌舰回归祖
国的艰难航程。③“归”字意蕴丰富,强调了回归祖国的执着和渴望,使主题更加鲜明突出。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
一颗未出膛的枪弹
丁玲
“娃娃,甭怕,咱是一个孤老太婆,还能害你?”老太婆亲热地望着面前张皇失措的孩子,
“你是……嗯,咱知道。”这孩子大约十三岁大小,迟疑地望着老太婆。远处一望无际的原野,
没有一个人影,连树影也找不到一点。
“还是跟咱回去吧,天黑了,你往哪儿走,万一落到别人手上……”
窑里黑魆魆的,他不敢动,听着她摸了进去。“不要怕,娃娃!”她把灯点着了。灶里的火
光舔在他们脸上,锅里有热气喷出来。陕北的冬天,孤冷的月亮那黯淡的光辉涂抹着无际的荒
原,流落的孩子却拥抱着甜美的梦:他又回到队伍,继续当他的马夫,继续同司号兵玩着……
孩子跟在老太婆后边去割草。蒙着尘土的沙路上,寻不到杂乱的马蹄和人脚的印迹。他
热切地望着远方,他们——大部队到底走得离他多远了呢?他懊恼着自己。那天正在野外放马,
突然飞机来了,他藏在一个小洞里,听着外面连绵不断的爆炸声。洞口塌了。等他好不容易爬
了出来,就只剩他一人了。他大声地叫喊,凭着感觉一路狂奔,却没遇到一个认识的人……后
来才遇着老太婆。
有人送来苞谷做的馍,还有人送来羊毛袜子。有着红五星的帽子仍揣在怀里,他不敢拿出
来。大家都高兴地盘问着:“你这么一个娃娃,也当红军,你娘你老子知道么?”
天真的、热情的笑浮上了孩子的脸。他暂时忘去忧愁,重复着在小组会学来的话:“红军
是革命的军队,是为大多数工人农民谋利益的,要团结一切不愿做亡国奴的人去打日本……”
看见那些围着他的脸露出无限的羡慕,他就更高兴了。老太婆也扁着嘴笑:“咱一眼就看
出了这娃娃不是咱们这里的人,你们看他那张嘴多灵呀!”
有一夜,跟着狂乱的狗吠,院子里响起了庞杂的声音,马嘶声、脚步声和喊声一齐涌了进
来。烧着火的孩子,心在剧烈地跳:“难道自己人来了么?”
“呯!”窑门被枪托撞开了。冲进来的人一边骂,一边走到灶边,“哼,锅里预备着老子的
晚饭吧。”
孩子悄悄看了一眼,他认得那帽子的样子,那帽徽是不同的。他的心一下紧缩起来。
有人眼光扫到老太婆脸上。她瑟缩地坐在地下,掩护她身后的孩子。“这老死鬼干吗老挨
在那儿,藏着什么!”老婆子一动,露出了躲在那里的孩子。孩子被抓到跟前。一个兵打了他
一耳光。
 
“老子有枪先崩了你!”孩子大声嚷叫,因为愤怒,倒一点也不惧怕了,眼睛里燃烧着火
焰。
“什么地方来的!”拳头又落在他身上,“听口音,他不是这里人!”孩子一声不响,只是
咬紧牙。门突然开了,门口直立着一个人,屋子里顿时安静下来。
“报告连长,有一个小奸细!”
连长走了进来,审视着孩子,默然坐到矮凳上。
“可怜咱就这一个孙子,咱要靠他送终的。”老太婆号哭起来。几个围观的老百姓壮着胆
子附和:“是她的孙子。”
连长凝视着那双直射过来的眼睛,下了一道命令:“搜他!”
几十双眼睛都集中在连长手上:一把小洋刀、两张纸票子、一顶黑帽子。纸票反面有一
排字,“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国家银行”。帽子上闪着光辉的红色五星。看着它,孩子心里
更加光亮了,静静地等待判决。
“这么小也做土匪!”
“招来吧!”连长问他。
“没有什么招的,任你们杀了吧!不过红军不是土匪,我们不骚扰老百姓,四处受人欢迎。
我们对东北兵也是好的,争取你们一道打日本,有一天你们会明白过来的!”
“这小土匪真顽强,红军就是这么凶悍!”他的顽强虽说激怒了一些人,但也得了许多尊
敬。连长仍是冷冷地看着他,又冷冷地问道:“你怕死不怕?”这问话似乎羞辱了他,他不耐烦
地昂了一下头,急促地答道:“怕死不当红军!”
围拢来看的人一层一层地在增加,多少人在捏一把汗。连长不动声色,只淡淡地说道:“那
么给你一颗枪弹吧!”
老太婆又号哭起来了。许多人的眼皮沉重地垂下了,有的便走开去。但没有人,就连那些
凶狠的家伙也没有请示,要不要立刻执行。
“不,”孩子却镇静地说,“连长,还是留着那颗枪弹吧,留着去打日本,你可以用刀杀掉
我。”
忍不住了的连长,跑过来用力拥抱着这孩子,他大声喊道:“大家的良心在哪里?日本人占
了我们的家乡,杀了我们的父母妻子,我们不去报仇,却老在这里杀中国人。看这个小红军,
我们配和他相比、配叫他土匪吗?谁还要杀他,先杀了我吧……”声音慢慢地由嘶哑而哽住了。
孩子觉得有热的东西滴落在他手上,衣襟上。他的眼也慢慢模糊了,隔着一层水雾,那红
色的五星浮漾着,渐渐地高去,而他也被举起来了!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的环境描写富有表现力。“没有一个人影”的原野衬托孩子与大部队走散后的彷徨,
“孤冷的月亮”则反衬孩子做美梦时的温馨。
B.有着“红五星”的帽子先被隐藏,后被发现,最后“红色的五星”“渐渐地高去”,“红五星”
的多次出现隐含人物心理变化,暗示小说主题。
C.老太婆一开始就了解小孩的身份却对他呵护备至,百姓也乐意与这个小红军亲近、为他打
掩护,这些都反映人们对红军的信任与拥护。
D.小说结尾看似突兀却在情理之中。连长和他的东北军一开始对红军与抗日心存排斥,孩子
的视死如归、英勇无畏让连长彻底改变了立场。
【解析】选D。“连长……一开始对红军与抗日心存排斥”于文无据,从连长后面的慷慨陈词
可以看出,他更有可能原本就认同抗日的,这样他的突然转变才更符合人之常情,所以说他
“彻底改变了立场”也是不对的。另外,最能打动连长的,不是“孩子的视死如归、英勇无畏”,
而是孩子“还是留着那颗枪弹吧,留着去打日本”的话语背后那种至死不忘抗日的决心。
2.小说标题“一颗未出膛的枪弹”具有丰富的内涵。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指的是东北军连长要杀害孩子的一颗枪弹,但最后却没有执行;也指孩子让东北军连
长留着的那颗枪弹,希望他拿它去打日本。②象征着小红军的精神品质,他虽未上场杀敌,却
有坚定的信念、团结一致来抗日的觉悟、英勇无畏的精神;也象征着东北军连长被孩子感动,
国耻家仇未忘,良心未泯。③象征着中华民族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统一战
线,团结一致来抗日,必将摧毁敌人,取得胜利。(每点2分,其中每一分句要点1分)(每点2
分,共6分。意思接近即可得分)
3.小说在塑造“小红军”的形象时是如何做到真实可信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如实(或通过细节)正面描写孩子的言行心理,符合“小红军”年龄与身份特征。小说
写孩子离开集体的彷徨,初见生人的戒备,被人羡慕时的高兴,其言行心理等细节符合其年龄
特点,又符合“小红军”身份。
②通过合理安排情节,使“小红军”形象真实生动。小说先叙述“小红军”想念部队,
后又写他向群众宣传抗日,最后写他面对东北军时的英勇无畏等,前有伏笔铺垫,后有照应升
华,真实自然地突出“小红军”形象。
③在典型环境中刻画典型人物,使之真实可信。小说描写了典型的陕北自然环境以及抗
日战争时期的社会环境,符合史实,在这样真实的历史环境中刻画“小红军”形象,使其言行
举止均有了现实基础,从而真实可信。
④通过次要人物的侧面衬托来塑造“小红军”形象,使之真实可信。小说一方面通过老
太婆等百姓对小孩的呵护、掩护以及连长受感化等言行来正衬其形象,另一方面通过东北军
的蛮横言行来反衬其“小红军”形象,使之更加真实。(每点2分,其中概括要点1分,分析1
分;答对三点满分。意思接近即可得分)【从叙述人称(第三人称叙述)、语言风格生活化等角
度回答也可酌情给分】
【加固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
牛在坡上吃草
侯春
这天,村主任陪一个领导模样的人下乡,转到半山腰,领导内急,放眼四顾,都是茂密青翠
的庄稼地,只不远处有一简易的茅草棚。领导寻思那可能就是个山厕,三步两步紧赶过去,推
开竹门。正要解皮带,却听到里面有响动,一个女人的声音在问:是老三吗,咋这么快就回来
了?
领导赶紧退出来,随后赶来的村主任忙说,这是村上的特困户刘老三的家。
这样的屋子还住人?领导皱了皱眉头,仔细打量,那草房是“千脚杆下地作墙壁,稻草盖上
当屋顶”。加上年久失修,倾斜严重,已岌岌可危。屋前的空地上,几块不规则的黄石垒起一个
灶台,灶台上坐一口铁锅,也没锅盖,日晒雨淋,锅沿如狗啃过。锅底残留着黄褐色的锈水,像
刚耕过的稻田,浓稠而浑浊。
都什么年代了,还有这样的贫困户,工作咋做的啊。领导半是感慨,半是责问。
村主任忙解释,其实刘老三也不懒,只是他老婆有病,儿子尚小,人又老实巴交的,没什么
找钱的门路。不过冬春荒救济、逢年过节慰问,上面都考虑到了他的。
光吃救济哪行!领导重重地叹了口气。
这一声叹气就换来了两头肥滚滚肉嘟嘟的母牛。
原来县上开展“1+1”结对扶贫活动,那天来的领导是县畜牧局局长。局长回去后,决定
与刘老三结成对子,定点帮扶。那两头牛就是局长亲自送上门的。局长说,这牛是西门塔尔肉
牛,母的,一年下一头崽,喂两年就可以卖了。一头牛能卖三四千哟。有这两头牛,两三年后, 

你就可以盖新房了。局长打开一个塑料袋,抓起一把形状像没脱壳的麦粒但体积要小得多的
东西,说,这是黑麦草种,你撒在山坡上、田边地头,二个月就长尺把深。这草跟韭菜一样,割
了长,长了割,种一次,可以喂好几年。局长边说边比画,刘老三边听边笑,那笑,比四月里的牡
丹花还鲜艳。晚上,刘老三刚躺下又爬起,光着脚走出茅屋,望望星光闪烁的天,瞅瞅磨牙反刍
的牛,不知是兴奋天上掉馅饼了,还是怕被人来“顺手牵牛”,折腾了一宿没睡。
村里人说,刘老三这下该过上好日子了。
刘老三也这样想。牛一年下两头崽,一头卖4000元,就是8000元。8000元!刘老三
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钱。那该蘸着口水数多少下啊。想到这,刘老三不禁笑出了声,眼中满是
喷香的酒菜鱼肉及一家人开怀享用的场面。
全家人为着那幸福的憧憬忙了一整天,在茅屋旁搭起了牛圈。刘老三对老婆儿子说,这两
头牛是全家人的命根,不能有丝毫闪失。
于是,每晚刘老三都要离开热被窝,在牛圈旁支个凉床守夜。刘老三的老婆每天割一大背
篓草料回来,才能满足牛的胃口。儿子小山骑着牛与太阳一起上坡下山成了村子一道独特的
风景。牛背上的小山,左手牵牛绳,右手扬牛鞭,牛“哞”一声,他咯咯地笑几声,脆生生的笑
声惊飞了树梢上的麻雀。
可是小山脆生生的笑声很快被一些声音淹没了。
刘老三一家都被这两头牛套牢了。有人说。
他们天天和牛一起吃,一起睡,全身都是牛膻味,哈哈,刘老三家有五头牛了。有人打趣
说。
也有人埋怨,有钱买牛来送,还不如直接送钱,有钱啥子买不到哦。
村里人的话就像山坡上的风,紧一阵缓一阵地向刘老三扑来,把他脸上的牡丹花吹成了
冬瓜,越吹越长,还粘满了灰毛。
牛成了刘老三一家的心病。在秋风一天凉似一天的夜晚,刘老三想,还是把牛换成钱现实
些。
年底时,县畜牧局局长兴致勃勃地来回访他的帮扶对象。走到刘老三家时,局长看见茅屋
还是那座茅屋,牛却不见踪影,只有小山靠着那扇竹门津津有味地啃着一包方便面。
局长扫了眼屋角的一堆空酒瓶,对着空空的牛圈和刘老三局促不安的手,皱了皱眉。
牛呢,下崽没有?局长问。
刘老三一张脸憋得通红,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村主任赶紧上前,掏出烟给局长递上,呵呵
笑着说,牛在坡上吃草呢。

(选自《小小说选刊》2008年第3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领导误把刘老三家当作山厕开头,并借领导之眼对刘老三居住环境进行细致描写,
表现了刘老三家的穷困,引出了下文的扶贫故事。
B.小说详细描述刘老三一家领到牛后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后文“屋角的一堆空酒瓶”“空空
的牛圈”形成对比,凸显了小说的主题。
C.“刘老三家有五头牛”“有钱买牛来送,还不如直接送钱”,作者描述这些闲言碎语主要是
表现村民们因嫉妒而不愿意刘老三家富起来。
D.小说通过叙述刘老三一家从养牛燃起生活的希望到卖牛希望破灭的经历,表明了当下扶贫
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
【解析】选C。主要是为了表现村民对脱贫方式的认识不到位,还是觉得扶贫就是给钱。
2.小说中刘老三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生活穷困。茅草房年久失修,妻子有病,年年吃救济。②勤快,老实。领到牛后忙碌一
天搭圈,夜夜守圈。③见识短浅,没有主见。面对村人的讽刺和闲言碎语难以承受,不懂脱贫
之道,最终把牛卖掉。(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小说以村主任“呵呵笑着说,牛在坡上吃草呢”结尾,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进
行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间接表明了扶贫工作任重道远,增强了讽刺意味,深化了主旨。②照应文章标题,首尾
圆合,使结构更严谨。③戛然而止,留下悬念,引发读者思考。④表现了村主任乡村官员式的
狡黠,丰富了人物形象。(6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可得满分)
二、(2019·成都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
“寄不够”的信
郭震海
“寄不够”真名叫方福生,住在刘家胡同的东头,街坊四邻之所以喊他为“寄不够”,是
因为他总往邮局跑,寄信。每个周五的黄昏,“寄不够”就会踏着一地金色的夕阳,弯着腰,
 
背着手,拿着一封信,一路哼着小曲儿,穿小巷过胡同,去邮局寄信。街坊四邻见了他就问:“寄
不够,又去寄信啊!”他收住小曲儿,咧开掉了两颗门牙的嘴笑笑说:“是哩,是哩。”
“寄不够”从20来岁开始寄信,一寄就是40多年。他到底将一封封信件寄给谁?无人晓
得。街坊有闲者会在背后议论说,这“寄不够”在外面也没啥亲戚朋友啊,他家在刘家胡同算
是“老地主”了,他这是寄信给谁呢?总之,这是个谜。
据说,“寄不够”自他爷爷的爷爷那一辈就在刘家胡同里扎下了根,过去他的父亲开着一
个油坊,四邻喜欢吃他家的油。小日本打进来的时候,放了一把火把他家油坊烧了,他的父亲
因为反抗,腿上挨了一刺刀,还算不赖,保住了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寄不够”的父亲瘸着一条腿,油坊也在大家欢呼胜利的歌声中
重新开张,不过生意不好不赖,勉强能顾住一家人的嘴。
“寄不够”高中毕业时,已经成了一个敦敦实实的小后生。想不到的是他握起剪刀,学起
了裁缝。他的父亲为此气得不轻,坚决反对。那段时间,父子俩没少干仗,经常能从家里吵到
胡同口,一个提着扫帚追,一个慌慌张张地沿着胡同跑。儿大不由爹,父亲骂了一段时间后,
看没有任何效果也只好作罢。后来,“寄不够”在商贸城里租了柜台,开起了裁缝店,接着又
娶了媳妇,买了商品房,小日子过得蛮不赖。
街坊四邻有人说,“寄不够”是从他父亲反对他学裁缝时开始跑邮局寄信的,确切否?谁
也无法考证,总之他寄了40多年,每周都寄,风雨无阻,一直是胡同里的谜。
“他外面到底有啥亲戚呢?”大家时不时就会这般议论。“寄不够”的父亲活着的时候,
有老人当面问:“你家孩子一直寄信,外面是有啥亲戚吗?”他的父亲听了,似乎也发蒙,头摇
得像拨浪鼓。
“寄不够”其实不光寄信,他也经常拿着信回家,这说明,信件是有来有往的,他和对方的
互动很频繁。固定电话普及了,手机普及了,黑白屏换成了智能机,随便下载使用各种各样的
交流平台,不光能语音通话,还能视频聊天,人们相隔千里万里同样能面对面聊天扯闲篇。奇
怪的是,“寄不够”照样跑邮局,照样寄信,这真是个怪人。
“‘寄不够’,你口袋里不是装着手机吗,为啥还一直寄信呢?”有街坊不解地问。
“打电话和写信,各有各的味儿。”“寄不够”笑笑回话。
问者听了忍不住“咯咯咯”笑得前仰后合地说:“这还尝味儿啊,打电话是啥味儿,写信
又是啥味儿,不会一个是花椒味儿,一个是茴香味儿吧!”
也有街坊背后说“寄不够”有点傻气,现在寄一封信少说也得一两块钱吧,还得写,多麻
烦啊,哪有掏出手机打个电话来得痛快。关键是他寄了一辈子信,这牵肠挂肚的亲戚或朋友总 

应该来看看他吧,但从来没有见他家来过啥外地亲戚,信还是依旧寄。
去年,“寄不够”得了一场大病没有挺过来,走了。街坊四邻帮着他的儿女们张罗“寄不
够”后事的时候,偶然发现在他的卧室里,放着一个大柜子,打开后,发现柜子里满满的全是信
件。
有仔细者清点,整整2236封信。信封上都工工整整写着“方福生收”。在他床头的一个
小书案上,还放着一封他临终前没有写完的信,信的题头称谓是:亲爱的自己。
“亲爱的自己,你好吗?”
“亲爱的自己,你一定要战胜这次的困难。”
“亲爱的自己……”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交代了“寄不够”得名的由来,并且运用生动的细节描绘了“寄不够”前往邮局
寄信的情态,让人感到名如其人,立体感强。
B.小说对于方家油坊变迁以及“寄不够”父亲为保护油坊付出代价的插叙,看似闲笔,实则为
下文“寄不够”改行学裁缝与父亲产生矛盾做铺垫。
C.在各种现代通讯工具、交流平台普及等便利的情况下,“寄不够”照样寄信,主要体现他对
书信这一传统事物蕴含的价值的坚守。
D.小说语言生动,表现力强,如“不会一个是花椒味儿,一个是茴香味儿吧”,幽默风趣,写出
了人们的调侃,也衬托了“寄不够”的坚持。
【解析】选C。C项,主要体现的是“寄不够”的自强自立。
2.文章多次提到“寄不够”的信寄了“40多年”,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强化了小说的悬念,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增强了小说的吸引力。(3分)②突出了“寄
不够”这个人物持之以恒的品质,使形象更加鲜明。(3分)
3.本文的结尾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经过充分蓄势,小说谜底解开,出人意料,给人以强烈的震撼。②结尾点明书信是写给
自己的,突出了自立自强的主题。③书信的内容以省略号代替,扩大了读者想象的空间,增强
了美感。(每点2分)
三、(2019·东莞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
扶贫往事
侯德云
下乡,一行四人,坐在吉普车里。吉普车是老朱的。老朱当过多年乡镇领导,年前才调入
瓦城。
路过一个叫八里的村子,这个村子以种桃出名。春天的时候,村子还张罗过一场“桃花节”,
可以想见,桃树的种植规模有多大。现在是夏天,正是收桃季节。人、桃、车挤在公路两边,
道路一下子窄了很多。
四个人的话题里自然而然就有了桃。说桃的价格、桃的味道,说桃的其他种种。
吉普车拧拧巴巴终于离开了八里村,这时话题已经转到樱桃上。
不管是说桃还是说樱桃,老朱都是主讲。后来才知道,老朱是内行,农大毕业生。
老朱不光说桃说樱桃,还说了些扶贫往事。
老朱说,他在三台乡当农业助理那会儿,搞扶贫,动员农民栽樱桃。乡干部一拨拨挨村动
员,大会小会,可村民一个个都木着脸,袖着手,似听非听。白给的樱桃树苗没人要。乡长气得
拍桌子,说:“他们不栽,我们栽!把树苗栽到老百姓的地里去,非逼着他们富起来不可!”
车内一阵哄笑。
我说:“真去栽啊?”
老朱说:“可不是!那个春天,我们天天栽树,灰头土脸的。”
我在心里感慨,没想到乡镇干部还得上劳动课。
老朱继续说:“你说可气不可气,有的村民,就站在地头上,叼着烟,看你给他栽树,好像这
事跟他一点儿关系也没有……”
“后来呢?”
“后来,”老朱说,“四五年后,樱桃结果,市价居高不下,老百姓尝到了甜头,不少人跑到
乡政府要樱桃树苗。乡政府又不是苗圃,哪有苗啊?”
我们三个听众都感慨:“扶贫这事儿,真是不容易。”
老朱又说起他当副乡长期间发生的事儿。“我们在一个村里搞试点,原计划只扶持十户,
结果二十多户报名,那个吵啊。没办法,乡里咬咬牙,决定扶持二十户,每户提供一定的资金和 

技术,还挖了沼气窖,干净,也节省能源。忙了一秋天。快到过年的时候,一天,我们正在开会,
突然听到一阵农用车的轰隆声进了政府大院。走到窗前一瞅,我吓了一跳,心说这是谁要闹事
啊?一溜三辆农用车,装满青黄的蔬菜,挤在政府小楼门口。每辆车的车斗边沿,还都坐着两三
位壮汉。我赶紧下楼,仔细一瞅,乐了,这不是种植大棚蔬菜的那些人吗?大伙儿见了我,也乐,
说:‘第一批蔬菜下来了,我们不能忘本,给政府送些来,让领导尝尝。’”
我故意问老朱一句:“三车蔬菜,怎么处理的?”
老朱说:“我指挥他们送食堂里了。”
三个听众都笑。
老朱说:“笑什么笑?没白吃!我们哪能占老百姓的便宜?不光没白吃,我随后还给他们联
系了几个蔬菜批发商,定期到村里收购。现在那个村,已经是蔬菜大棚专业村了。”
“噢,干得不赖。”三个听众都感慨。
四个人都笑。
老朱沉默了一瞬,又说:“还是我当副乡长的时候,遇到过一个怪人。那年乡政府决定,
为水稻种植区内的贫困户补助一些稻种和化肥。挺好的事儿,大伙儿都高兴。第二年春,一天
我正在办公,突然‘砰’的一声,门被踢开,一个老农冲进来,敲着我的桌子说:‘你是不是庄
稼人啊?什么时候了,还不送稻种和化肥?’”
三个听众忍不住,还是笑。
老朱说:“我抬头一看,认识,就是前一年我的贫困户,老李头。老李头气得浑身发抖,他
腋下还夹了两只蛇皮口袋。”
老朱说:“你说那老李头,那么蛮横,为什么呢?”
我给老朱的三个故事加以概括,得出的结论是:“扶贫这事儿,难心,开心,偶尔也闹心。”
老朱听罢,连连点头:“对对对,就这意思。”
(选自《百花园》,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首段交代老朱当过多年乡镇领导,为下文老朱讲述扶贫往事做了铺垫;接着以整段笔
墨写了八里村的桃子,暗示政府扶贫工作卓有成效。
B.村民不要樱桃树苗,扶贫工作无法开展,乡长为了避免被上级批评,逼迫乡镇干部种树,可
见乡长是一个不能体恤下属、沽名钓誉的领导。
C.小说善于运用动作和语言表现人物,老李头“踢”“冲”“你是不是庄稼人啊”,活画出一个
急躁的老农形象。

D.小说中多次写到“笑”,但每次笑的含义都不同,“三个听众都笑”,包含了对老朱做法的
肯定和赞许;“四个人都笑”则表达出对扶贫工作见成效的开心和满足。
【解析】选B。“乡长为了避免被上级批评,逼迫乡镇干部种树,可见乡长是一个不能体恤下
属、沽名钓誉的领导”不当。“为了避免被上级批评”文中没有依据;“逼迫”说法不准确,
乡长说的是“逼着他们富起来”,“他们”指的是老百姓;“不能体恤下属、沽名钓誉”概括
不当。
2.“老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老朱是一个精通农业知识、工作踏实、为农民着想、廉洁奉公的农村基层干部形象。
(2分)①精通农业知识:农大毕业生,讲桃子讲樱桃都很内行;(1分)②工作踏实:给农民栽了
一个春天的樱桃树;(1分)③为农民着想:帮助菜农,联系蔬菜批发商,定期到村里收购;(1
分)④廉洁奉公:把菜农送来的蔬菜送到食堂。(1分)
3.小说写了三个扶贫故事,这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请结合作品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艺
术效果。(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联系:三个故事分别展示出扶贫工作中的难心,开心和闹心,(1分)多侧面地反映出扶
贫工作中的苦与乐,(1分)使小说内容丰富,更符合生活的真实性。(1分)
艺术效果:三个故事表现出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百姓对政府由不信任到信任再到依赖的
过程,(1分)反映出政府扶贫工作逐渐深化,逐渐深入人心,同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1分)深
化了小说主题,引人深思。(1分)